S11 EDG 夺冠有感
不破不立,或许这是我近期听到过最多的四字词语。一时之间,心中的情绪是复杂的。
在朋友圈里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刷屏,“EDG牛逼”,“我们是冠军”之流的话语,我能感受到所有人对于EDG夺冠的喜讯早已溢出屏幕,网上各路神仙的flag以及毒誓更是笑料不断。在兴奋了昨天一整天之后,我也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,回顾了我在lol七年里不同时期的态度以及我眼中的EDG和LPL,感兴趣的话不妨看看。
本文分为五部分,分别是【起点】【改观】【失望】【感慨】【总结】。四千字长文警告,如果只是想看与本次EDG夺冠的内容的同学建议直接跳到【感慨】的部分。
起点
13年我开始接触到lol,15年s赛期间开始关注赛事。入坑之初,已对皇族获得s3亚军有所耳闻,当时年少无知,觉得冠军会离中国队伍很近。谁知,这一等就是等到18年。坦然说,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那么喜欢EDG。在14,15年的时候,EDG就被冠以“内战幻神”一称 - “打外国打不赢,打自己人有一手的”。这是一只有着极高话题度的战队,它在国内的成绩数一数二但是在国际大赛的成绩上总是差强人意。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,稍微只是对赛事结果感兴趣的少年而言,这显然是无法打动我的一点。
EDG是最早一批学习韩国运营打法的战队,我猜这也是为什么EDG可以在LPL赛区力压群雄的原因。其中也有我后来(从17年开始)非常喜欢的一位职业选手,厂长,就深得韩式运营的精髓,通过不同于常人的刷野反野反蹲思路,使用智谋取得对位领先。在我的游戏风格中也有着对于他的学习,时常和我开黑的人可能会时常看到我的一些反直觉操作 - “贼娃子偷龙偷家”,“敌人gank我队友,我刷他野”,“兵不厌诈”,“排饰品眼假a完装回城”,“通过ban/pick后手选择对位counter英雄”。
学习他人的长处断然没错,但是韩式打法在当时带来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:1,观赏性欠缺。传统的韩式运营思维是讲究最少程度的犯错误,等待对手失误。给观众带来的最深刻的印象便是,“不敢打”,“一万经济领先唯唯诺诺被翻盘”,“EDG永不团灭”。2,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。在一开始,游戏是没有赛区这一概念的。更多是5位中国选手对抗5个其他国家的选手。在s4之后赛区这一概念引入之后,lpl(中国赛区)引入了韩援和韩国的运营打法。这一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被所有人接受,于是就有了“打得好还不是韩国爹强”,“LPL需要更多像是隔壁OMG那样的全华班”(50血翻盘)之流的说法。在14-16年的这段时期,我是一个缺乏辩证思维的人,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,我对于EDG的印象非常的不好。
改观
时间一度来到了17年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我看到了厂长和阿布的圣经(为什么不开大!?),进而我开始对EDG这只战队产生了兴趣。在得知了它们曾在S5 msi的时候以3:2战胜了SKT,我有所改观。曾被质疑的“内战幻神”的战队却在lpl最昏暗的时刻,声嘶力竭地撕开一道口子,透出一线光。
在这之后的一年,也就是被称为电竞元年的18年。MSI期间 RW,EDG,IG,RNG四只队伍齐聚一心,力克强敌。有如“打他蛋,打他蛋,蛋碎了”的名场面,看得我热血澎湃。亚运会,中国代表队战胜了韩国代表队,赢下了雅加达亚运会lol的冠军。心中暗想,“或许,今年是LPL最有希望的一年”。S8之际,IG四强赛鏖战KT,随后披荆斩棘屠虐G2,FNC斩获S8冠军。夺冠之际,坐在common room(宿舍的公共区域)观看比赛的我激动不已,和我的小伙伴们迸发出“IG牛逼”的嘶吼声。这也许是我在玩lol的所有时间里最开心的一瞬间,这一声“牛逼”夹杂了太多年的期待与失望,这一声我们证明了我们不再是当年那个永远都无法战胜LCK的LPL。拨云见日,被自信光芒普照着的LPL社区再也不在死气沉沉,变得活力焕发。
19年的FPX进而巩固了IG的成果,夺下了LPL S赛的第二冠,这也是让我为之雀跃的一年。即使在19年我对于赛事的关注度不如18年了,但是依然为LPL那一年所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。然而这一切都让一只叫做DWG(外号:大乌龟)的韩国战队打破了;一句“重铸LCK荣光,我辈义不容辞。”的二次创作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20年S10决赛DWG 3:1 战胜SN(苏宁),“荣光哥”showmaker和他的队友们做到了。胜负乃兵家常事,输给强敌的LPL并不丢人。只不过作为一名经历过LPL至暗时期的观众,我害怕。我怕LPL会再次陷入被乌云笼罩的困境中,我怕我所熟知的选手壮志未酬却以老去。在这之前已经了有厂长,UZI,香锅,姿态,让男等选手的先后退役,迎接着我的是一堆熟悉的队名和一群陌生的面孔。
失望
时间不等人,转眼间就来到了21年,一切都充满未知的一年。也是这一年,我对于LOL的这个游戏丧失了热情。游戏迎来了颠覆性的变化,在全新的装备系统的影响下有人欢喜有人愁。我是唾弃这一变化的人,你可以委婉地称呼我是“旧时代的残党”,也可以一针见血地说我是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“老顽固”,都是正确的。技能冷却的改动允许技能的冷却可以超过40%的限制,这点是非常优秀的,也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玩法。但是,装备系统的变更,神话装备的加入也造成了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的问题。整个赛季的打法颠覆了很多的传统观念,对于老人来说十分不友好。
我个人浅薄地认为 - 坦克,直接出肉装扛不住,思维的变换就是我必须要出带有输出的肉装去尽早地杀掉对方的c位;战士装备选择单一,挺近(被削弱前)渴血性价比超模,所有的战士都变得同质化 - 出渴血打团;AD刺客在赛季后半段征服者咳血,让他们获得了极高的容错率;法师没回复,打不过出战士装的刺客,在快节奏的路人局往往等不到装备起来就被终结游戏;ADC的三件神话装赋予了他们更高的操作空间,在路人分段成为了重要的位置,往往队友的崩盘就意味着你在15分钟的时候就可以断定一局游戏失败。快,太快了,节奏太快了,快到让人不适。
从我个人看来,这些是一个个畸形的版本。迭代了近10年的优秀装备系统,被全部重构,一抹而尽。取而代之的,是极端的新装备带来的难以平衡的游戏生态,以及每个版本里一个个的boss。或许设计师的初衷是为了构筑一个更好的游戏平衡,重构了整个装备系统,可是步子太大拉到了跨。有很多我认识的老玩家也纷纷在这个赛季退出了英雄联盟,不过他们与我一样,依然时不时地关注游戏圈内的赛事。
感慨
21年10月,S11开打。在这一刻,我对于比赛的队伍已经很麻木了,每一只队伍里面都有新引入的血液。与其说我是期盼一个个队伍赢,倒不如说是我希望有我认识的选手赢。当然了,选手那么多我也不可能是所有他们的粉丝,其中有的选手我只是之前有所耳闻。像是EDG上单圣枪哥名字的梗,Scout在SKT当替补的趣闻,田野最出名的锤石,他们很耳熟,但我却并未深入了解过他们。老实说,我起初也不看好EDG,对此我也愿意接受你的批评(冠军粉除外)。再一次地回顾EDG夺冠的完整过程,或许这已经是我心里最完美的剧本了。
S11赛开始前,上一届S赛LPL被最强大的对手LCK压制,虽然LPL也曾经拿下过S赛冠军,但是总体而言依然笼罩在LCK的阴霾下。不过RNG在MSI上战胜了DK夺得冠军,以及从S11入围赛开始LPL的所有队伍以碾压的态势晋级小组赛,这给了LPL一线生机。
小组赛上半轮,两个3:0,两个2:1,彰显LPL的实力。小组赛下半轮,一个艰难获得小组第一,一个小组第二,两个淘汰。上半轮顺风顺水,下半轮集体吃瘪。八强开始,LPL面临首轮内战,杀了个你死我活,内战打满5轮艰难决出胜负。EDG突破自我,但是失误频频。反观LCK全是3:0碾压,让我感到绝望。
八强结束,4个八强对上3冠王,2冠王,新王,赛前不少预测都是不被零封就算成功。半决赛开始,EDG先下一局,鼓舞人心,后连败两局,气氛降到冰点,后连胜两局背水一战拿下了GENG(前S4,S7冠军SSG)。另一边着是被认为是S11总决赛的半决赛,3冠王(T1 - 前S3,S5,S6冠军SKT)和新王(DK - S10冠军DWG)的巅峰对决,都打出了极高赛事风采。
决赛前夕,虽然看好DK夺冠的人数远大于EDG,但是支持DK的人数小于支持EDG的人数,显然大家因为EDG进入决赛重拾信心。决赛开始,EDG先拿一局鼓舞人心,后败两局,但是气氛不同于半决赛,所有LPL的观众依然支持EDG。最后两局EDG置死地而后生拿下冠军,真正做到了三个维度上的不破不立。
- 打破EDG的诅咒。年年S赛8强16强,内战幻神,外战拉胯;优势大龙不敢打一万经济被翻盘,劣势温水煮青蛙只止损不找机会。
- 打破LCK的恐惧。告诉世人对手虽然强大但绝非不可战胜。即使是在与最令人恐惧的对手的对抗中处于下风也敢拼敢打,置死地而后生。
- 打破韩式运营的定式。虽然EDG是韩式运营的打法出身,但是在历年的迭代与积累中,在与其他风格的队伍发生碰撞之后,也融合了其打法之所长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小组赛从第二名失利,8强到决赛,3个3:2,华山论剑屹立不败之地。
总结
如果给历届LPL的S赛冠军做一个评价。S8的IG是选手们的实力,选手们风华正茂,是乘风破浪舰队吨位的碾压。S9的FPX是超越版本的理解,队员们默契配合巩固胜果,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凝聚。S11的EDG是死地后生的磨练,所有人克服了曾经对于强者的恐惧,是无限精进自我的修行。
正是在奥克兰的暖春,我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,我写下了这些天来的所思所想。在漫长的寒冬过后,我无比享受此时此刻枝干上抽露出的嫩叶,透过阳光我可以看到它们淡褐色的叶脉,这是几次生命的轮回。春意绽放的同时,数个夏天前的那些老叶们也不曾想过,树能有这般高吧。